引:台灣新創圈缺乏整併機制,對長期發展並不利。併購是一種良性的出場,如果新創的環境健全,併購出場的數量應該要比上市(IPO)多很多。如果一直沒有併購發生,會讓很多新創即使不賺錢,也苦撐在那邊。
對於新創,現在也是思考韌性、超前部署的時刻,因為新創終有一天要長大。此刻如果業務版圖有海外市場,就可以拿海外收入來補台灣市場的營收短缺,就像疫情爆發之初,海外市場暫停,台灣市場還是能運作。
危機不會只有一次,把雞蛋壓在單一市場與產品,永遠很難應對未來。
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63751/covid-19-taiwan-lesson-july